镇江市政协第七届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

2013-1-7 23:41| 发布者: 篆刻| 查看: 2332| 评论: 0

     

        李 国 忠

        换届以来工作回顾

        自2012年6月份换届以来,市政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自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对标找差,创先争优、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助推转型升级为重点,积极为科学发展建言出力

        加快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穿“十二五”时期的工作主线。我们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人才智力优势,把握工作主线,抓住重点难点,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为助推我市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言出力。七届二次常委会议就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开展专题协商,10名委员分别从树立创新理念、确立企业主体地位、打造创新平台、构筑人才高地、强化政策引导等方面作了大会发言。会后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推进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建议》。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认为建议很有价值,总结了我市及周边城市的经验,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工作建议,要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并吸收到工作中去。市政府主要领导不仅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就如何重视和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讲了话,还作出批示,要求科技局吸收到有关工作中去。七届二次主席会议对推进品牌战略实施进行专题议政,形成《关于加大我市品牌建设力度的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批示,责成市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加快企业品牌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吸收政协的意见。

        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言出力。七届五次主席会议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专题议政,提出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有效集聚,必须深化认识,强化政策落实;彰显特色,强化规划布局;加快园区产业化进程,强化项目建设;创新机制,强化制度建设等建议,其中一些建议被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所吸纳。围绕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言出力。七届六次主席会议就文化创意产业促进镇江旅游业发展开展专题议政,提出加强协调,强化文化创意旅游机制融合;加强配套,营造文化创意旅游城市氛围;加强引导,搭建文化创意旅游平台;加强融合,打造文化创意旅游品牌;加强扶持,制定文化创意旅游优惠政策;加强营销,塑造文化创意旅游市场;加强培育,促进文化创意旅游人才集聚等建议。

        围绕持续助推全民创业建言出力。会同市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开展“2012镇江全民创业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从一大批创业者中遴选出10位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创业典型,成功举办电视颁奖典礼。

        二、以提升民生幸福为宗旨,努力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作用

        市政协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协商的重点议题,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把改善民生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工作。

        深入调查研究,围绕改善民生问题献计献策。组织相关委员专项督查沿江化工企业环境安全整治工作,形成《关于市区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调查与建议》,受到市委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去年7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公交现代化提升策略,在市内外引起较大反响。为推动市委、市政府这一决策的贯彻落实,8月份组织委员深入公交企业和相关部门开展调研,并在七届三次主席会议上组织专题议政。七届四次主席会议就加强安置小区建设和管理开展专题议政。市政协履职为民的积极作为引起中央媒体的关注,《人民政协报》在头版头条作了报道。

        积极反映民意,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坚持把提案工作作为政协的全局性工作来抓,修订提案工作条例和提案的征集、办理办法,着力推进提案办理工作创新,实现提案管理工作网络化,加大了提案办理力度。召开提案办理督查推进会,就市卫生系统承办的29件提案办理进行集中督查,强化对重点提案的落实,《人民政协报》对此作了报道。通过狠抓提案办理工作,立案的303件提案全部办复,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南门大街夜市搬迁、将部分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市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等一批涉及民生的提案得到了重视和解决,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切实解决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的问题,如京口区政协呼吁在新民洲设立金融网点等,经市政协协调推动,已受到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基本得到解决,较好地发挥了政协信息工作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促进作用。

        协调各方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突出政协组织优势,广交各方朋友,聘请9位港澳台和海外知名人士为特邀委员。充分发挥历届政协委员中的书画家作用,促进文化强市建设,成立市政协书画联谊会,举办首届书画作品展。组织全体政协委员和在镇的省政协委员开展岁末年初大视察活动。举办一年一度的各界人士迎新年茶话会,充分展现全市人民在市委领导下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密切同各级政协之间的联系,召开辖市区政协主席会议,交流研讨基层政协工作。

        三、以提高履职水平为根本,切实抓好自身建设

        常委会坚持把推进政协自身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切实促进党派合作,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形成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团结互助、合力奋进的良好氛围。

        突出团结民主主题,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在政协充分发挥作用,集中各方智慧,共同致力镇江发展。

        开展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以界别为基础,设置23个委员活动小组,制定了委员活动小组意见,修订评比表彰办法。自8月初动员大会以来,各委员活动小组积极响应,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就开展央企招商、高校园区建设、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加强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科协界委员围绕攻克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指标进行调研,历时3个月,形成了《关于攻克难点指标决胜基本现代化的几点建议》,专报市委、市政府。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在2013年工作中对专报反映的问题逐步加以解决。

        着力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机关建设。深入开展“对标找差、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政协机关思想作风建设。自觉地把政协工作融入党政中心工作,通盘筹划,务实跟进。按照市委的部署,牵头协调推进世业洲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挂钩联系、服务推进市级重大项目;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扎实开展“三解三促”活动。

        2013年工作安排

        新的一年,市政协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中共镇江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团结动员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为加快实施“八项工程”、“四大行动计划”,建设现代化新镇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紧贴时代,在把握十八大精神、指导政协实践上实现新突破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政协工作新发展,力求做到选择专题少而精,反映问题准而实,献计献策新而优。

        二、紧贴中心,在促进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上创造新业绩

        一是大力促进产业升级。选择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努力为推进我市产业升级多作贡献。就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等开展调研视察和专题议政。

        二是深入推进创新创业。继续围绕创新创业开展调研,推动创新创业型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是积极建言城乡建设。就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以及旧城改造、“四公两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议政。推进官塘新城建设、古村落保护和违法建设的防控拆除。

        四是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加强南山整体保护与开发等开展调研,就“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专题协商议政,对化工园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推进。

        三、紧贴民众,在反映社情民意、增进民生福祉上谋求新作为

        要突出服务民生幸福,多角度切入、多形式参与、大力度推动民生建设,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工作实践中。

        四、紧贴主题,在推进协商民主、促进团结和谐上作出新贡献

        进一步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经常性联系。密切与港澳台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人华侨的联系。认真做好与民族宗教界人士的沟通联系工作,就宗教场所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专项视察。

        五、紧贴委员,在突出主体作用、夯实基层基础上取得新成效

        要更加重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和能动作用,为政协委员搭建和拓展履职平台。完善委员学习、履职考评激励机制。切实加强政协机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