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百岁老人147位,各有“秘诀”调查报告显示,百岁老人男性不足女性四分之一,其中丹阳最多
近日,“江苏省百岁老人调查报告”新鲜出炉,报告对百岁老人长寿原因、生活方式进行了探究。由于人口基数较小,我市百岁老人在全省的比重最低。截至2012年底,我市百岁以上老人共有147人。昨日,记者接触了其中几位百岁老人的家人,他们的起居饮食,也许能带给我们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启迪。 女多男少,男性不足女性的1/4 在我市147位百岁老人中,男性有27位,女性有120位,男性的比例不足女性的1/4。在扬中市和丹徒区,男性百岁老人都只有1人,而女性百岁老人各有12人和15人。这和目前男女正常生命趋势是一致的。 我市百岁老人男女比例与全省百岁老人的情况基本相当。在我市,最高龄的百岁老人,是一位女性,出生于1906年5月。而在全省百岁老人的调查报告中,110岁以上的9位寿星全是女性,男寿星的最高年龄是109岁。 从地域分布来看,丹阳市百岁老人共有58人,占全市百岁老人总数的近40%。其他辖市区的百岁老人都在20人以内,镇江新区百岁老人最少,为12人。总体来说,这几年我市百岁老人呈增长的趋势。 饮食不忌口,最爱喝粥和汤 我市的百岁老人有哪些长寿秘诀呢,记者和他们的家人接触后有所了解。家在丹阳的朱连连老人,今年104岁,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儿媳时慧萍说,老人的饮食没有什么特别的,平常早餐是一碗粥加一个鸡蛋,午饭和儿子儿媳一起吃饭,晚上一般也是喝粥。 “我婆婆牙齿都掉了,虽然她都是跟我们一起吃饭,但她吃蔬菜比较多,而且我们做菜都会煮得烂一点。”时慧萍说,除了平常早晚餐都喝粥,老人还特别爱喝汤,特别是排骨汤,“每天中午都要喝一碗汤”。 今年103岁的鲍生和老人,饮食习惯也基本如此。“我奶奶平常从来不吃零食,到吃饭的时候不挑食,吃的饭菜都是平常种类,但会切得比较碎,她吃得比较清淡。”老人的孙子鲍林根说,在禽流感还没发生时,老人还喜欢喝鸡汤,一天三顿也基本是一干两稀。 早睡早起,一天生活有规律 说起奶奶的长寿秘诀,鲍林根说,一是生活有规律,到饭点就吃饭,到时间就睡觉。二是心胸很豁达,不发脾气。“性格一直很好,没看她急过”。 鲍生和老人每天晚上8点钟睡觉,第二天早上5点钟起床。起床后,她还在小区里面来回300米的距离走上6遍。到下午4点半,再出来走6遍。鲍林根说,老人现在身体还很硬朗,生活自理基本没有问题。“她现在就是耳朵有点不大好,小区里面就她一个百岁老人,不少人都认识她。” “晚上7点多睡觉,早上不到6点钟起来。”时慧萍说,婆婆朱连连起居也非常有规律。老人平常不看电视,最高兴的就是孙子孙女来看她,一家人都在身边。“平常她要跟你说什么事,你没注意听,她还会跟你发点小脾气。” 相关链接 辖市区 男 女 丹阳 9 49 句容 3 14 扬中 1 12 丹徒 1 15 京口 6 12 润州 2 11 新区 5 7 制表 周迎 (数据截止日期为2012年底) 相关新闻 今年市区尊老金 下周一开始申报 将首次“打卡”发放,7月和12月各发放一次 金山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老龄办了解到,今年市区(包括京口、润州、镇江新区和南山联合社区)尊老金申报工作将从下周一启动。达到年龄要求的老人可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村)进行申报。 今年市区尊老金发放时间和发放方式和去年相比都有所不同。去年是以9月1日为时间节点,按月统计,按实一次性发放。今年实行一次登记,两次“打卡”发放,即当年新增和上年漏报对象每年登记一次,为所有对象办理发放银行卡,7月份和12月份各“打卡”发放一次。这是市区尊老金首次“打卡”发放,银行卡由各辖区办理,南山联合社区由京口区代为办理。 发放对象为具有镇江市区户籍、80岁及以上(含80虚岁,即1934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老年人。其中,80-89岁每人每月50元;90-99岁每人每月100元;百岁及以上每人每月400元。2012年漏报人员尊老金发放标准与今年相同。 从4月15日至6月14日,老年人或其代理人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村)进行登记。登记范围包括当年新增对象和上年漏报对象,新增对象是指今年达到80虚岁的老年人。登记时需填写纸质《镇江市2013年尊老金申请表》或《镇江市2012年尊老金补发申请表》。 7月10日前,市本级将1-6月份尊老金补助资金及去年漏报对象尊老金补助资金拨付至各辖区,7月31日前,各辖区完成“打卡”发放工作,银行卡通过社区(村)发放,如发放时老人健在,银行卡发给其本人;如发放时老人去世,银行卡发给其子女。 今年下半年市区尊老金将于12月20日前完成“打卡”发放工作。南山联合社区市本级补助资金拨付至京口区,由京口区代为“打卡”发放。 同时,为实现尊老金的应报尽报、应发尽发,又要防止虚报、瞒报。市民可拨打民政局咨询及举报电话:84424386。 (陈正革 巫悦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