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在常熟开幕

2013-3-29 09:43| 发布者: 篆刻| 查看: 1800| 评论: 0|原作者: 篆刻

 “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在常熟美术馆开幕。李岚清同志,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中央党史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杨胜群,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副省长史和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等出席开幕式。

  李岚清同志从2003年春开始,以刀代笔,以石言志,习篆治印,近6年来,共创作作品400多方。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法灵巧,深得中国篆刻艺术和篆刻文化的神韵,兼具艺术性、观赏性和趣味性。本次展览共展出李岚清同志的篆刻作品51枚,印蜕324枚;印蜕浮雕瓷盘6个和瓷瓶实物1个计印蜕28枚;图文版面128块:辅以书法、题记、短文、诗词、图片、故事等艺术形式多个部分。这些作品立足生活,贴近时代,铭刻历史,抒发情怀,意境深远,秉承传统又积极创新,融古铸今,辅以书法、题记、短文、诗词、图片、故事等艺术形式,相映成趣,让观众在方寸之隅、黑白之间,品味篆刻所带来的艺术之美和人生之美,分享作者的丰富厚重人生体验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2008年,李岚清同志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特别撰写了极具历史文献价值的著作《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他为这部著作篆刻的44枚印章,也一并展出。

  李岚清同志离开工作岗位后,积极致力于文化艺术的普及推广,先后出版了《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李岚清音乐笔谈》、《音乐・艺术・人生》、《石言志――李岚清印痕》、《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李岚清篆刻艺术俄罗斯巡展作品集》等著作。

  据悉,本次展览由常熟市委、常熟市政府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美术馆协办,常熟市文化局承办。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国强,副市长王鸿声等参观了展览。

  本报讯(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石可言美,石可言志,石可言情,石可言事,石可言趣。 ”昨天下午,李岚清篆刻与《突围》讲座在常熟举行。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中央党史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杨胜群,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国强,副市长王鸿声等出席讲座。

  昨天下午3时,常熟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座无虚席。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李岚清同志以深厚的文化修养、精湛的艺术功底、精辟生动的讲述,并结合一枚枚构思精巧、寓意深刻的印章,介绍了他从事篆刻艺术的初衷、在篆刻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以及篆刻艺术带来的艺术享受和乐趣,充分展示了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境,在全场激起了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近千名常熟市机关干部、文化界、教育界、当地高校师生和中小学教师及前来参加首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的部分嘉宾,一同领略篆刻的有趣,一起分享艺术的雅趣,一道感悟人生的乐趣,受到了一次难得的传统文化和高雅艺术的熏陶和教育。

  讲座中,李岚清还结合篆刻艺术,详细介绍了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的新著《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一书中的精彩故事和有关内容。在书中,以李岚清同志自己所知、所为、所见为素材,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再现了国门初开的激荡岁月,揭示了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突破重重阻力,奋力推进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历程。在书中,篆刻艺术与历史记述巧妙结合,一方方印章点缀其间,浓缩了李岚清同志对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和亲身经历的体会及感受,不仅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该书以故事叙事,图文并茂,采用了大量文献、档案、领导人手迹和照片,很多史料属首次披露,有的则用印章加以映衬,把历史还原得生动活泼。

  杨胜群在致辞中说,《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这本书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改革开放初期那段不平凡的历史,加深了对对外开放重大决策和重大意义的学习理解。思想性、可读性、感染力都很强。寄托了李岚清同志对年轻一代的关爱和期待,对我们特别是青年一代永远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继续改革开放伟大征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将产生重要的启示、鞭策与鼓舞作用。范迪安则从专业的角度对李岚清同志的篆刻作品的特点和艺术成就进行了阐述和解读。

  李岚清同志昨天还向常熟市委、市政府赠送了他的“世上湖山,天下常熟”书法作品和印章,向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市图书馆、常熟市美术馆、常熟市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和学校赠送了《原来篆刻这么有趣》、《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