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继一季度镇江外向型经济“扬眉吐气”,1-4月份外资、外贸工作呈现出业绩好、氛围好、措施好的发展态势,各项指标在全省位次继续前移。昨天,记者从全市开放型经济“双过半”工作推进会上获悉,1-4月份确认实到外资8.96亿美元,总量列全省第二,增幅列全省第一;进出口30.3亿美元,同比增长5.2%。
1-4月份全市确认实到外资总量列全省第二,仅排在苏州之后,比去年同期前移8位,比去年年底前移3位,比一季度前移1位;同比增长202.76%,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比去年底前移3位。辖市区排位大多也实现前移,全省51个县市中,丹阳、句容、扬中实到外资总量分别列第5、7、15位,比去年底分别前移4、5、15位。
市商务局分析,今年我市利用外资工作呈现出新批及增资项目倍增的特点。据介绍,1-4月全市新批及增资项目72个,同比增长100%。其中,新批项目35个,同比增长84.2%;增资项目37个,增长117.6%。目前全市共有1000万美元以上在手项目117个,其中34个已签约,“四大行动计划”中的42个外资项目总体进展顺利。
同时,数据显示,1-4月我市利用外资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实到外资比例为3.6∶64∶32.4,二产制造业占比突破60%,比上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三产实到外资占比下降7个百分点,其中金融、物流、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房地产下降7.8个百分点。
据了解,1—4月份,全市外贸基本面呈现向好趋势,进出口连续6个月正增长,进出口增幅高于全省,位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前移3位、2位。
但是,对照“双过半”任务,外向型经济仍然存在较大压力。会议分析,外资方面,除京口、丹徒达序时外,其余均欠序时,全市实到外资欠序时3.4个百分点,部分辖市区缺少成熟项目支撑,完成上半年任务压力较大。外贸方面,进口仍是薄弱环节,1-4月份全市进出口额减少,拉低了全市进出口1.4个百分点。从刚结束的第113届广交会调研情况看,55%的参展企业认为今年外贸形势严峻,70%的企业不敢接长单,并且我市部分企业为了降风险、保生存,改变代理方式,使订单外流。
对此,推进会认为,我市的外资外贸工作要从薄弱环节入手争突破,继续提升招商引资活动的有效性,学习借鉴周边地区成功经验,取长补短。(记者 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