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岚清 丹阳
丹阳地名印章艺术
文/冯士超
篆刻,是书法技艺与人文修养兼备的中国传统艺术,具有独特魅力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李岚清同志的倡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镇江正在兴起推广普及篆刻艺术的时代风尚,以传承篆刻技艺、普及历史文化、砥砺城市精神为宗旨,推动着篆刻从“小众欣赏”走向“大众艺术”。
丹阳,作为镇江的核心板块,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经济繁盛之城。丰厚的历史文化,不断孕育出众多的名人志士,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政治家、杰出企业家和出色艺术家,经济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新时期的丹阳,正肩负着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围绕着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依托着“四城建设”的有效载体,朝着“全省第一方阵”阔步迈进。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推动着文化的繁盛。在“两个率先”的进程中,丹阳的新文化建设熠熠生辉,“天地石刻园”、“176文化绿洲”、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市……篆刻艺术推广更是不甘人后,丹阳篆刻艺术推广协会和齐梁印社的成员,凭着不竭的原创精神和渐进渐熟的篆刻技艺,辑成《印象丹阳》,将丹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娴熟生动的雕刻神韵融为一体,以期激起人们珍惜过去、奋发未来,热爱和建设美好的家乡,并从现代旅游、文化的产业链中,拓展新空间,填补空白点,探索篆刻艺术与现代文化传播、工艺美术设计、旅游市场开拓相结合的新途径。《印象丹阳》于方寸之间,呈现出丹阳的万千气象,升华着篆刻艺术的推广普及价值,称得上是让篆刻这门古老高雅的艺术,焕发青春、走进民间、传承文化,乃至服务现代经济的极好举措。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有理由相信,随着篆刻艺术的推广普及,必将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出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在此,也衷心祝愿丹阳的经济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取得更大进步,期盼丹阳的篆刻艺术推广工作在全国独领风骚!
丹阳万善塔
策划执编 范德平
特邀编辑 丹青 志伟 能豪
龚霄翔 曲阿
蒋丹 云阳
龚霄翔 风美
(上为此印边款)
纪锁明 简州
(上为此印边款)
钟乐山 兰陵(上为此印边款)
杨群 云州
蒋涛 丹杨(上为此印边款)
丹阳街景
(2013年10月13日《京江晚报》A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