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 空巢孤老家中“马”上热闹

2014-2-4 14:20| 发布者: 篆刻| 查看: 2016| 评论: 0

本报讯  甲午马年正月初一,天公架势,一扫此前的阴雨,明媚阳光遍洒镇江古城。阳光下,一场爱的行动正悄然开展,全城温情涌动。由本报联合市文明办、市慈善总会、市红会、镇江交友网组织的“大年初一,社会儿女给空巢孤老拜大年”活动如期进行:“社会儿女”和多方志愿者放弃休息,从市区各个方向一同聚集到市老年活动中心再分头行动,让数百空巢孤老的家中“马”上热闹。

  下午1点10分,离集合时间还有20分钟,市老年活动中心的操场上已经人头攒动,三层站台已经搭好,六大组的拜年礼物全部贴上组名,一字排开,各组成员聚在一块儿,互相交谈,4辆分别来自真情车队和雷锋车队的出租车停在台旁,待命随时发车。活动组织方代表史寿胜、石耘,以及每年都参加这项拜年活动的老朋友吴当、戚杰、梅箖、严刚等都赶来参加了活动。400多名“社会儿女”爱心志愿者,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爱的温情萦绕在场地上空。市篆刻推广协会会长冯士超听说消息,还特意为空巢孤老写来了两副篆体春联:“红梅开大地,骏马舞东风”,“龙马呈河图,松鹤迎南山”。

  在现场,一群穿着喜庆的小朋友特别显眼,他们身后,是举着队旗的家长们。吴旭隆小朋友的爸爸吴骏告诉记者,孩子们来自中山路小学2013级(5)班,他自己是班级家委会成员。“家委会发动参加这次活动的倡议后,班里一共有14个家庭报名参加。”吴骏说,“爱心的培养,就要从小抓起,我们都想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知道社会上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大家只有切实参与,才能真正帮到他们,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自2010年建队,雷锋车队已经连续参加公益事业4年多了,队长朱启明说,每年重大节日队员们都热心参与。虽说这些年参加公益活动对生意多少会有影响,但朱启明还是憨笑着说:“损失了几笔生意,却换来了老人们的笑容,我看值!”

  下午2点,大家兵分三十六路,分赴市区87位空巢孤寡老人家中拜大年。此行,“社会儿女”们还为老人们带去了鸡蛋、金针菇 、木耳等价值100元的礼品,而其中三十多位低保老人,还收到了马年礼品:200元慰问金,还有油、米等生活必需品。“社会儿女”聂胜芳还主动提供10套内衣,希望送给特别贫困的老人。粗略一算,当天“社会儿女”为老人们送去了总价值3万多元的慰问品、慰问金,而且“社会儿女”们还给老人唱歌、跳舞,陪老人说话聊天、下棋,与老人一起做游戏,陪伴老人度过了一个温馨的正月初一。

  一位资深爱心人士介绍,“给空巢孤老拜大年”活动,已经持续了7年。7年来,这个活动已然成为镇江本地一个特色公益活动,也成了许多人大年初一当天的必办事宜。长期的结对帮扶,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生活中的燃眉之急,也让更多爱心人士和企业了解并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使更多孤老家庭和空巢家庭在这个春节,不再寒冷。

让爱传承,温暖这座城市

  “电视机响着,我就不会那么孤单了”

  她,偷偷拭泪后笑了

  “把声音调大点,让童奶奶听听。”装好液晶电视,来自农行润州支行的爱心志愿者们为孤老童育梅调试着电视机。86岁的童奶奶在听到没有杂音的电视声时,笑得像个孩子,“电视响着,就像有人在跟我说话一样,我就不那么孤单了。”

  虽是正月初一,但童奶奶家里依旧一片冷清,碗柜里只用小碗装了很少的咸菜、酱等两三个菜,一个杂物间里堆了一袋青菜,还没挑拣。四肢只剩一腿完好,视力也差,童奶奶的生活起居一直由66岁的唐伯英照料,“我要是回家过年了,她怎么办”,唐伯英摸着自己因牙病肿了半边的脸,半张着嘴说。

  其实早在几天前,农行润州支行的爱心志愿者们就已经来探望过童奶奶,该行团委书记李懋说,一直以来,童奶奶都是银行的结对帮扶对象,前两天得知她正好缺一台像样的电视,就立刻派人去置办了,“今天趁拜年带来,就当给童奶奶一个新春礼物,希望她能开心”。将爱心物品和200元慰问金交给童奶奶后,李懋还主动留下了电话,“听说你过几天可能要搬家了,到时候给我打电话,大家给你帮忙。”

  听着新电视机里传来的声响,感受着队员们真切的关心,童奶奶在微笑的同时,眼角流下了泪水,也许是怕打破这温馨的气氛,趁大家不注意,她用残疾的双手偷偷抹去眼泪,“我活这么大,没享过这个福,遇上你们这样的好人,我真庆幸”。

  这些温馨的场面,被随队的拍客用相机永久定格。一位拍客说:“我们十多人来的目的,就是要感受、传递并记录新春的温暖。”

  “现在的我一点儿也不孤单”

  她,不停作揖谢来者

  一台小冰箱,可能是九旬孤老王淑华家中最昂贵的物件,一台老旧电视、两个柜子、一张床,几乎是她所有的家当。9名志愿者进入这1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不得不错着肩膀才能站定。

  虽然屋子比较简陋,但老人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平时就经常有人来看我,前几天还接我去领爱心年夜饭,我就觉得,自己老了,反而开始走运了,你们的关怀让我一点都不孤单”。

  王奶奶特意拿起床头柜上一本影集,告诉大家,“这是去年‘社会儿女’给我们老人过集体生日时给我拍的,他们说90岁了,要给我留个纪念,拍完还做了个相册送给我,每次看看这些照片,都觉得心头暖乎乎的”。老人拉着志愿者,和他们闲话家常,那亲热劲儿,不是一家,胜似一家。

  “社会儿女”胡杞泽、许诺等人将冯士超书写的春联分别赠送给家住江科大社区的空巢老人沈佩珠夫妇和陶祖驷夫妇。当社会儿女们来到蔡家云老人家时,春节前刚跌跤骨折的她坐在床边,扶着床架,想努力站起来。她说,志愿者“水晶兔”是她干女儿,经常过来照顾她。

  对大家送去的慰问品,老人家觉得给得太多了,当志愿者一再说明这是社会爱心人士奉献的,她才收下,连声说:真是难为大家,给大家添麻烦了。

  拜年中,不少志愿者还带上自己的礼物。安利志愿者、金莲麻油厂、正宏房产、完美公司等都带去了自购的水果、麦片、麻油等慰问品和红包,国税局工作人员得知袖珍妈妈的养女戴路霞在上大学,特地捐了一千元现金,希望能帮助她完成学业。

  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声声关切的嘱咐,使老人们倍感温暖。

  “谢谢你们,谢谢‘社会儿女’,谢谢大家的关怀”,是老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受。而“社会儿女”林芳则说,老人们的冷暖,自己会时刻放在心上,只要是他们需要的,一定会尽力帮忙。

  “社会儿女”莫丽云说:“每到过节,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些孤老,希望我们的微薄之力,能让他们过个愉快的春节!”

  “这个寒假,因这次活动而精彩”

  他们,让爱的传承有了理由

  今年,孩子的加入为活动注入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他们参与爱心公益活动的热情,一点也不输给大人。

  京口实小扬帆中队、江科大附小、国际学校、“家有学童”版的孩子们精心准备的歌舞、乐器表演等让孤老喜笑颜开。葛家琪小朋友还与孤老进行角色交换,送上了100元“压岁钱”。不同的形式,相同的目标,都诠释着同一个信念——有了他们,爱在传承!

  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的结对帮扶学校恒顺实验小学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在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与志愿者一起,为孤老们送去了精心准备的歌曲、诗词,并为爷爷奶奶送上了“福”字和自己的祝愿,逗得大家笑得合不拢嘴。老人杨天恩面对“社会儿女”的关切的问候和祝福,连声感谢,表示“感谢社会儿女的关爱,我是最幸福的老人,这个严冬有了你们,我一点也不孤独!”

  几个小朋友在活动结束后,也表现得像个大人,说:“慰问孤老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个活动太有意义了,明年我还要来看爷爷奶奶,要给爷爷奶奶表演新节目。”

  省戏剧学校褚青圆的长笛独奏《雪绒花》和郑珺演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表演完后,她们征求老人的意见,老人连说:满意满意。

  “这个寒假,因这次活动而精彩”,市第四中学八(7)班许畅同学在活动结束后感慨:“这次的活动虽说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但令我们真正地感受到我们应尊老、敬老、爱老,也更应将这种精神发扬下去,也令我们感受到‘社会儿女’拜大年活动的意义,让我们爱上了这个活动,我们大家也会将爱心发扬下去,只要有机会,我们一定会积极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纯真质朴的话语,让大家看到,爱的种子,已经在下一辈中生根发芽。相信,这样的爱,会一直传承下去,温暖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