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篆刻入门》书评

2014-2-18 15:53| 发布者: 篆刻| 查看: 2121| 评论: 0

从陶拍到电脑

——小议《大众篆刻入门》的编写特色和价值意义

 

衡正安

 

所谓“陶拍”是一种古代制陶的工具,由于制陶的方法、材料以及“陶拍”本身最早雕刻的纹饰是中国篆刻艺术之滥觞,所以,人们将“陶拍”作为中国篆刻艺术的源头。随着篆刻历史的不断发展,篆刻在制作手段、使用工具、篆印材料和方法上出现了不同时期的变演和发展。今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门传统的古老艺术又插上了“电脑”的翅膀,为普及、传播篆刻艺术带来了无穷的表现空间。

镇江市篆刻艺术推广协会成立之初就确定编写《大众篆刻入门》一书,今天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一本深入浅出全面介绍篆刻知识的通俗读物,该书的编写宗旨正如李岚清同志在序言中所说:“要让印言美、印言志、印言情、印言趣、印言事;要让一般人不仅看得懂,而且觉得有趣、新鲜、好看、好玩”,显然,该书在编辑上基本贯彻了这一思路,此外它还具有以下几大特色:

一是全面。这本只有160页的小书,几乎将篆刻有关的知识囊括其中,不仅介绍了和篆刻有直接关系的工具、印材、临摹、刀法、印面设计、边款等知识,还介绍了篆刻简史,篆书的书写方法和文字的流变,最后还介绍了镇江历史上的印人和中国名印大观,甚至连印泥的搅拌工具都进行了细微的讲解,同时每个章节后还出了几道思考题。可谓有点有线有面,将篆刻的知识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为篆刻的入门和提高提供了非常全面丰富的知识。

二是简练。该书虽然很全面,知识点、信息量也很大,但是一点都没有杂乱的感觉。表现为:语言流畅,篆刻是一门既古老、又极为小众的艺术,该书用通俗、浅显、流畅的语言,将这门艺术介绍的通俗易懂;条理清晰,篆刻的专业性极强又非常的综合,编者有条不紊、非常清晰的将篆刻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和相关的知识给与了介绍;重点突出,篆刻艺术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流派风格庞杂,该书编写的思路明晰、了然于篆刻的重点内容和对于篆刻基础知识的掌握,将篆刻的重要内容和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简练的作了介绍;图文并茂,该书在有限的篇幅内,还大量的配插了彩色的图片,便于直观的了解和学习。

三是新颖。该书最大的特色是对印材的突破和电脑在篆刻中的运用,这一点是该书在同类书籍中最独特、最新颖之处。古代篆刻印材丰富多样,明代之后多为石质材料,而该书在详细介绍各种印材的基础上,重点作了木质印材的推荐和使用,降低了印材的选择难度和学印成本。电脑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标志,其强大的功能完全可以运用于篆刻之中,它不仅可以运用电脑软件实现篆字的选择检索、篆字正反的转换、以及印面文字、图案的设计,更重要的是电脑能直接进行篆刻,为篆刻艺术的普及和批量的创作提供了技术保障,是一种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和对传统篆印的新突破。

四是承传。正如该书后记中所言:“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新技术不断产生。我们承传着传统,光大着传统,同时更要有所创新。唯有创新,艺术才有生命力,才能走向世界”。是的,我们不仅肩负着对篆刻艺术传统的继承责任,更要有所创新,要留下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印记。如果说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对传统篆刻知识做了重点的介绍是“继承”的话,那么,新型材料的使用、电脑软件、技术和设备等知识的介绍和运用就是一种“传承”,就是一种创新,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现代艺术创作模式,是一种现代科技在这门古老艺术领域的运用,是值得肯定并加以研究的。

篆刻是小道,它不关乎国计民生,但是它和中国的绘画、中国书法和汉文字有着天然的联系,它蕴含着最为独特的东方思维模式和艺术精神。它和书法艺术是唯一从起源到当今没有中断,又是各个时代的作品能在同一个历史时空下成为同一审美对象,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神奇的现象。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在书写成为键盘敲打的情形下,推广书法篆刻艺术意义就显得极为重大,几千年书写方式的改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文化安全,篆刻的简约、构图、线条、留白、色彩和金石味等,是形成独特中华文化哲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大众篆刻入门》以及镇江在积极推广篆刻艺术的努力“功莫大焉”!


                                             2014.2.15.


作者介绍:

衡正安:知名书法理论家,江苏省文联、言恭达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