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2009年,中国篆刻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篆刻艺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篆刻艺术也蒸蒸日上,全国各地都兴起了“玩”篆刻的热潮,篆刻艺术向世人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由于不同的城市对篆刻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同,所以其篆刻文化的氛围、影响力也是良莠不齐。在中国,这些城市的篆刻活力更好一些,我们一一揭晓。 第一名:杭州 杭州拥有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全国性印学社团——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以篆刻书画创作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印学研究中心”、“天下第一名社”。1999年,由西泠印社筹建的中国印学博物馆在杭州开馆,这是我国第一座集文献收藏、文物展示、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印学专业博物馆。可以说,杭州在这个榜单中排第一是毫无悬念的! 第二名:上海 历史上,在上海生活过的著名篆刻家有徐三庚、吴昌硕、王福庵、赵叔孺、邓散木、朱复戡、陈巨来、方介堪、来楚生、钱瘦铁、钱君匋等,他们个个如雷贯耳,对当时上海乃至全国印坛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放眼当今印坛,上海亦是名家辈出,令人侧目。韩天衡、吴子建、刘一闻、孙慰祖、童衍方、徐正廉……这些名字在印学界都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上海拥有目前国内外第一个专题陈列玺印篆刻的艺术馆——上海博物馆,展出玺印篆刻500余件。上自西周,下迄清末,是从馆藏一万余枚印章文物中遴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艺术性的精品,展示了中国印史的悠久历程和各个时期印章的不同风貌及其深厚的艺术内涵。 第三名:北京 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凭借其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优势,篆刻艺术的发展也是风声水起。中国顶级的专业篆刻组织总部多设于此,如中书协篆刻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等,这些机构对繁荣篆刻事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的篆刻队伍规模相当庞大,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篆刻家也不在少数,如石开、王镛、熊伯齐、朱培尔、崔志强等。 第四名:西安 我们常说“印宗秦汉”,而秦汉这两个王朝的国都均设在西安,在西安出土的秦汉古印之数量与质量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这为当地印人开阔眼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建国以后,西安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篆刻队伍,有专精篆刻研究的李滋渲、黄永年、王崇人,精于篆刻创作的傅嘉仪、赵熊、方胜、沈西建等。1979年西安成立了终南印社,社员60多人,这是中国继杭州西泠印社、武汉东湖印社之后第三家以篆刻艺术研究创作为主的专业性群众艺术团体,一派繁荣景象,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五名:南京 说起南京的篆刻,就不能不提到篆刻鼻祖——文彭(文征明长子),当初他在南京任职时偶然“发现”了灯光冻,从此开启了文人篆刻的新篇章,在中国印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所以南京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篆刻艺术的发祥地。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篆刻艺术蓬勃发展,篆刻爱好者不可胜数,两个省级篆刻社团(南京印社和江苏省篆刻研究会)都坐落于此。据调查,仅在西泠印社江苏籍社员中,南京就占了近一半。南京的整体篆刻实力,不可小觑。 第六名:广州 晚清印坛著名篆刻家黄牧甫曾在广州生活了十五年之久。这十五年,是黄牧甫艺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他的艺术风格形成于这个阶段,一生的艺术成就也在这段时间彰显并传播开来。黄牧甫在广州收了众多徒弟,其中,黄牧甫的弟子李尹桑、易大厂、谈月色以及南社的诸多成员为‘岭南派’的确立和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下的广州,印学人才济济,篆刻活力十足。今年8月,岭南印社还举办了一次岭南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时间名流汇聚,热闹非凡,在印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第七名:郑州 郑州的篆刻是在比较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较稳定的篆刻队伍,成为国内印坛一支重要的创作力量,出现了一些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篆刻家,如李刚田、许雄志、谷松章等。组建于郑州的河南印社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其入社门槛较高,首期社员五十多人,分别由来自篆刻作品进入国展或西泠印社展中的河南或部分河南籍作者组成,可见其篆刻队伍实力之雄厚。 第八名:桐乡 有人为桐乡印学做过一个总结,发现桐乡篆刻有五个之“最”。桐乡是全国西泠印社社员人数最多的县级市。君匋艺术院是全国各大博物馆藏晚清三大家印章最多的场馆。《篆刻报》是全国最早一份篆刻专业报纸。《桐乡印人传》是全国第一部县级地方篆刻史志。青桐印社与台湾、香港合办的海峡两岸篆刻联展是全国第一个三地篆刻联展。晚清以来,桐乡的印学一直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第九名:长沙 长沙,大多数人眼中的“娱乐之城”,但在篆刻活力城市排行中,也绝对有它一席之地。2012年,以罗光磊先生为社长的岳麓印社成立以后,长沙的篆刻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他们不断培养后备人才,整合当地篆刻资源,开展外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打造出了篆刻艺术的湘军品牌。 第十名:镇江 镇江入选榜单,是否出乎大家的意料?它虽然没有名震四海的印学社团或篆刻大师,但它绝对是最有篆刻活力的城市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镇江是“全民”学篆刻。在2013年,镇江市出台了《镇江市教育局推进篆刻艺术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篆刻艺术进校园工作的主要任务,由此可见镇江这座城市的篆刻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先生也酷爱篆刻,巧的是,他也是镇江人。 ▲篆刻走进校园 其实,除了这十个城市,中国还有很多篆刻活力城市,比如武汉、济南、潍坊……,因篇幅有限,我们不再一一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排行榜,让篆刻艺术进入到更多人的视野当中,让篆刻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本文由金石印坊原创
|